拉毫石屋
回到项目列表- 位置
- Lahao Village, Fenghuang County, Hunan Province, Liaojiaqiao Town, 中国
- 年份
- 2020
- 客户
- China Foundation For Poverty Alleviation
- 团队
- Zhou Chao, Deng Kechao, Cen Zixin, Zhang Hang, Deng Haijuan, Xu Yixin, Mu Wei, He Wen, Luo Junxian, Wu Jinsong
传统聚落的重生
凤凰古城,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,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,曾被新西兰作家路易·艾黎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,享有“北平遥,南凤凰”之美誉。凤凰古城之外的苗乡,有鲜为人知的自然风光、美丽的苗族村寨、以及神秘厚重的民俗文化。整个村庄依山而建,村内石屋错落有致,青石板路蜿蜒伸展,加上周围树木森森,烟雨蒙蒙之际,袅袅炊烟之势,呈现出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闲适景象。
扶贫与公益
百美村宿是中国扶贫基金会自2013年发起的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创新公益项目,该项目旨在探索全新的“乡村旅游扶贫+”模式,致力于搭建乡村和外部联结的平台,重估贫困村价值,创造以村为本的发展机会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,已经运营了20多个村落。凤凰拉毫村是百美村宿中的一站,由中国石化捐赠资金进行建设。
应中国扶贫基金会的邀请,我们介入了该项目的村庄选址、整体规划、建筑改造、室内和景观的全过程设计,前后历时两年多。在这过程中,我们不仅感受到乡村建设的困难和挑战,也经历了自身的实践对乡村环境带来的改善,更深刻体会到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。
聚落的重生
拉毫石屋坐落在山坡之上,场地北高南低,高差约为30米。村落周边古树参天,群山怀抱。村落的聚落形态并不完整,有些房屋保存较为完整,有些房屋已经倒塌,还有几处村民见缝插针修建的砖混住宅,对村落肌理产生了极大的破坏。当我们进行踏勘选址的时候,拉毫村已经呈现“空心村”的状态,村里只有少量的老人和留守儿童在此居住。
通过详细的调研和分析,我们选择村落的北侧老房子较为完整的一片区域,作为民宿项目的主要建筑。我们一方面对村落进行了空间梳理,对公共区域、道路、停车场等基础设施进行重新整治,让民宿项目的结构清晰呈现;一方面选取了12栋房屋进行改造,这些房屋包含了公区和民宿等功能。值得一提的是,该民宿项目不设围墙,没有边界,与保留的房屋共存。村落如同自然生长一般,新与旧自然的融合在一起。
方法与策略
拉毫石屋的改造策略为保护原有生态景观,尊重原有场地,复原建筑肌理,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。首先在既有房屋的边界控制内,对主体房屋进行改造,仅拆除附属的厕所和鸡舍等。每一栋房屋形成一个院落,院落中原有的树木进行保留,保证私密性的同时形成最大化的的景观视野。房屋之间以石头小径相连,来访者拾级而上,有着曲折迂回、步移景异的体验。
根据民宿项目的本身诉求,我们每栋公共空间和客房的窗户位置,都经过了仔细的推敲,让其具有独特的景观视野。这些窗景或为参天古树,或者苍翠远山,提供了不同高度的不同风景。目前已实施的民宿共六栋,集中于村落的东侧,其余房屋改造则远期实施。
材料和建造
拉毫村的石头墙体为湘西地区特有的做法,不采用任何砂浆砌筑,厚度达到55厘米。我们仅对南侧的石墙进行改造,让石匠按照传统的干砌法进行重砌,而对其他方位的石墙则予以保留。南侧的石墙重砌后,扩大了采光窗,极大了改善了原有的采光状况。
在石墙内部,采取了钢结构体系置入的手段,并将屋顶抬升80cm,让屋顶漂浮在石墙上方。同时,在石墙上部设置了侧天窗,让更多的光线和山林景观进入室内。石墙内部采用钢结构体系,这是一种工业化的手段。一方面,可以应对场地运输的限制和乡村施工工艺的精度问题;另一方面,钢结构体系和石墙体系有机融合,满足了民宿项目的多样化功能需求。同时,使新和旧、轻和重有了强烈的对比,在村落中形成了戏剧化的效果。
除了主体建筑的改造范式之外,我们在局部区域采用了差异化的改造策略。如2号院南侧的房屋保留了原有的夯土砖墙,内部植入钢结构。4号院的南侧扩建了一处茶室,用混凝土板挑出在山体之外,外立面采用全落地玻璃,眺望森林和山谷。
记忆与体验
在拉毫村的改造中,虽然有新与旧的并置关系,但整体上仍然呈现着乡村生活的记忆。除了建筑的石墙被保留,院落的石墙大门也被精心的保留,石头挡墙上留出缝隙种植花草,利用旧房拆除的木料、搜集的老物件制作景观,这些老的物件被循环利用,将村民生活的关联性融入了乡土文脉。
拉毫石屋是拉毫村“乡村旅游扶贫+”的起点,未来还会有一系列公共空间、公共景观陆续呈现。我们希望拉毫村的改造策略,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,不仅尊重了老的房屋和村民的生活方式,也能唤醒乡村的记忆情感,让乡村文脉得以延续。